糖尿病与口腔健康关系密切,你了解吗
糖尿病的发生,不仅对人体器官、组织、细胞等产生病理影响,同时也会对口腔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,尤其是糖尿病控制不佳时,更易引起口腔疾病。

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口腔易出现问题
1、口腔自洁能力比较低
糖尿病患者的唾液量会明显减少,升高了唾液中葡萄糖的浓度,下降了唾液,酸碱值和口腔直接能力改变了,口腔中的内环境,正好适合于细菌的滋生和繁殖。
2、口腔容易受到损伤
因为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特异性的血管病变,容易受到细菌或者病原体的侵袭,若是吃了一些强刺激的食物,比如冷热辣烫的食物,可能会让血管发生破裂,这些都会增加损伤的几率。
3、口腔问题愈合非常的困难
伤口在愈合的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维生素、蛋白质以及氧气来供应,持续性的高血糖会让血管发生病变,从而导致闭塞和狭窄。伤口不能得到相应的营养物质供应,从而减弱了其修复能力,让患者的口腔问题反反复复发作。
糖尿病口腔疾病的种类

①牙周炎
最多见的症状是牙龈出血,时间长了,牙齿会松动。一般来说,如果不积极治疗,10年左右牙齿就会掉。研究表明,糖尿病人患重度牙周炎的风险比一般人高8.5倍,且缺失牙的风险高2倍。
②口腔真菌感染
多为念珠菌感染,表现是嘴里出现白膜、红斑、口角炎。普通人此病的患病率是8%,而糖尿病人达到16%。
③糜烂性扁平苔藓
这个病是仅次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口腔黏膜病,表现为口腔黏膜网状白纹、发红,有的病人有黏膜糜烂,因此引发疼痛。此病不会像复发性口腔溃疡能自愈,往往持续时间长。由于口腔内长期存在创面,有癌变的可能。
④颌面部软组织感染
主要是细菌感染,导致局部蜂窝组织炎,表现为红、肿、热、痛,全身则有发烧。
⑤龋病
研究发现,糖尿病患者的唾液量明显减少,对口腔的清洁作用减弱。并且,唾液的酸度增加,这种环境非常利于致龋菌的生长。
口腔病变有哪些表现

1.口干口渴,有烧灼感
如果糖尿病患者在服用胰岛素或降糖药期间依旧觉得口渴,这就说明其病情在加剧。
2.口腔里有白色涂层
这是一种真菌感染。真菌以唾液中含量较高的糖作为养分生长,看起来像一层覆盖在舌头和脸颊内侧的白色涂层。
3.牙龈出血
这可能是牙龈疾病的早期体征。如果牙龈疾病变得更严重,那么支持牙齿的骨头会发生吸收,导致牙齿脱落。通过正确的刷牙、使用牙线和饮食能够逆转早期牙龈疾病。
4.口腔异味
由于食物在胃中潴留,不能及时被机体消化吸收,食物残余会在胃中发酵,形成腐败物,当患者张口时,就会有臭味逆流而上。
糖尿病口腔怎么护理

1、学会用牙线。牙刷只能刷到牙齿表面的70%,只有牙线才可能将牙缝中的牙菌斑和食物残渣彻底清除。最好每天晚餐后或睡觉前,在刷牙前后都使用一次牙线。
2、使用牙线时切勿用力过大,以免损伤牙龈。如果是线形牙线,要用不同节段的牙线进入不同的牙缝内,始终保持以清洁的牙线接触牙齿。
3、常漱口。每次吃完食物都应用清水漱口,既能避免食物残渣留在口腔里,还能促使新的唾液分泌出来。
4、准备两种牙膏。白天用的牙膏应该注重清洁功能,去除异物和异味,提高牙龈组织的抗病能力。人睡觉时,唾液腺分泌会明显减少,干燥会导致口腔酸化。这种情况下,很容易繁殖口腔细菌,从而引发各种口腔问题。因此,晚上用的牙膏应以抑菌杀菌为主,预防龋病。
5、半年洗一次牙。在保持上述习惯的前提下,最好3~6个月去洗一次牙,能使牙齿表面更加干净,预防牙龈炎和牙周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