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尔护士是格尔智慧旗下提供护士上门服务的护理平台,用户在格尔护士微信小程序预约护士上门护理服务、医护到家服务、老人居家护理服务、新生儿护理服务、康复护理服务、中医护理等多项护士上门护理服务,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专业、优质、安全、便捷的护理服务。

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“湿气重”这个词

很多人感到身体疲劳乏累、无精打采

一天到晚只想“躺平”“瘫倒”

甚至还会皮肤起疹、长痘

食欲不振、体重持续增长等症状

去看医生也并没有一些器官性病变

很多时候医生会说:“你湿气太重了!”

特别是“夏至”将近,阴气始生

暴雨、梅雨、高温、潮湿天气增加

尤其是南方地区,阴雨、梅雨不断

长期生活在潮湿炎热的环境里面

很容易导致身体湿气增加

我们通常过度聚焦于一些大病上

反而会忽略湿气这种不起眼

却对身体危害极大的小毛病

那么“湿气”到底是何方神圣?

为何如此嚣张?

今天将为你深度解读

“湿气”到底是什么?

是什么原因导致的“湿气”?

湿气和人的“体质”有什么关系?

什么“体质”的人体内湿气严重?

有什么方法去除湿气?

#1

什么是湿气?

湿气属于中医名词,湿在中医里又叫“阴邪”,中医有一句古话:千寒易去,一湿难除。在致病的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这“六淫邪气”中,最怕湿邪。


“十人九湿”,湿气不除百病缠身,人体的湿气过重时,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。


那么湿气是怎么来的呢?

传统的医学认为,湿气分为外湿和内湿。

外湿是由于外部环境潮湿而侵入人体的,比如长期呆在湿气重的地方,淋了雨未及时擦干,让外界的湿气进入了体内。

内湿多因先天禀赋不足,嗜食肥甘厚腻,过食生冷,造成脾失健运,湿自内生,而湿气的根源在脾,因此,湿气重是脾胃虚的症状。

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,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。湿与寒在一起,称为湿寒;与热在一起,被称为湿热;与风在一起,被称为风湿;与暑在一起,被称为暑湿。

体内湿气重是中医学上认为的一种亚健康体质,湿气重如果不及时调理的话,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。

湿气上行,则会长斑长痘、头脸出油,湿气下注,则会引发一系列身体问题,损伤身体。湿气在皮,会引发各种皮肤问题,湿气入骨,则引发身体关节酸痛等。

湿气被称为“万恶之邪”“万病之源”。据统计,有超过60多种疾病与湿气有关。如肥胖、水肿、腹胀、湿疹、皮炎、痤疮、泌尿系统感染、女性白带增多瘙痒等。

最严重的是:湿气可能引起顽固性肥胖,这种肥胖引发一系列的疾病,如高血压,高血脂,甚至会引发恶性肿瘤,身上的肿瘤切了又长,长了又切。因此,去除体内湿气,刻不容缓!

现代人因为不良的生活和饮食方式,或多或少体内都会有湿气的存在,吹空调、喝冷饮、吃油腻的食物、口味重而多咸等都可能造成体内湿气的形成。

再加上一工作就坐8、9个小时不动,湿气就会越聚越多。


#2

湿气有哪些临床表现?

中医认为,因于湿,首如裹,湿热不攘,大筋短,小筋弛长,短为拘,弛长为痿。

湿气是看不到的东西,却能真实的让人感受到,通过以下5个细节,就可自测体内是否有湿气。


自测湿气一:看感觉

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,头发昏,打不起精神来,浑身不清爽,小腿肚子发酸、发沉……那么很可能你体内有湿了。

同时,湿气重的人,胃口会受到影响,食欲不好,腹胀的情况发生。

自测湿气二:看大小便

大便粘马桶,一箱水还冲不净,大便的颜色发青,溏软不成形,总有排不净的感觉,同时,小便浑浊也说明体内有湿了。

自测湿气三:看舌苔

“舌为心之苗,又为脾之外候”,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的。舌苔厚腻,舌体胖大,边缘锯齿,是湿病的经典表现。

自测湿气四:口苦口干、刷牙易恶心

因脾虚运化不利而致使“内湿”时,还常有口苦口干、口黏乏味、口渴却不想饮水,如果一刷牙就呕吐、恶心,嗓子里边总是有丝丝拉拉的、不干不净的感觉,也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。

自测湿气五:头油脸油,长斑起痘

头发和脸部很容易出油,皮肤毛孔粗大,皮肤状态差,黑眼圈,眼袋下垂,面色发黄,没有气色,气血不足,也是湿气重的重要变现。


#3

湿气和体质有什么关系?

湿气重的人,一般会出现两种体质,一种是湿热体质,另一种就是痰湿体质。


湿气相关体质:湿热体质


湿热体质,主要是湿热内蕴为特征的体质,常见表现为平素面垢油光,易生痤疮、粉刺,容易口苦口干,身重困倦。

湿热入侵会使得人的脾胃运化功能下降,出现食欲下降,腹胀腹泻等症状。

湿气相关体质:痰湿体质


痰湿体质,主要是痰湿凝聚。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,当脾出现问题,水湿运化不了,停留在一个地方,就会变浊,形成湿浊,痰湿质阳气内困,不易升发。

痰湿体质人群称为“膏人”,他们的大肚子垂直下垂,比较松软,用手拍一拍或揪起肚子往外抻时,会像豆腐一样晃动。

因此,湿气过重,会造成肥胖。祛湿不一定能减肥,但想要减肥就一定要先祛湿。湿气藏在体内,容易造成身体堆积更多的脂肪,给减肥带来困难。





#4

怎样去除湿气?


1、保持运动锻炼

《黄帝内经》中说“久坐伤肉”,其实伤的就是脾。脾主肌肉,主运化水湿,缺乏运动可引起脾气亏虚,水湿不化,聚湿生痰

越是不爱运动,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,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。

运动可以促进器官运作,从而加速排出湿气,有助于活化气血循环,从而增加人体水分代谢。


2、多吃健脾利湿食物,少食生冷、甜腻食物

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,比如苋菜、扁豆、冬瓜、薏仁、绿豆、西瓜翠衣等。另外,吃适量的姜、辣椒,适合长期在寒冷环境中驱寒祛湿。

少吃伤脾胃的食物,生冷食物或凉性蔬果,辛辣食物,会影响脾胃,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,喜欢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,因为“甜腻化湿”。另外,酒助湿邪,酒精少碰为好。


3、避环境的湿气

经常在潮湿、阴冷的环境中,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。

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,建议多保持空气流通,让空气带走湿气。地板湿了,立即拖干,免得湿气滞留。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,可以打开风扇、空调,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。

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,尽量不要住地下室,热天也不要直接睡地板。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重,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。

保持衣物被褥干爽,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、盖潮湿的被子,被子要经常晒。


湿气难除,但并不可怕

找到自身湿气产生的原因

有目的地从源头上防止它的产生

保证阳气充沛,脾胃健康了

湿气自然就无法形成

“无湿一身轻”

希望这篇文章能更好的帮助你

识湿  祛湿 无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