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,也被成为“无声的杀手”,它在发病前没有什么特别症状,而高血压频发会导致冠心病、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。

高血压并发症
1、血管损害
血液在血管里的流动形成了血压。在过高血压的“驱动”下,血流对血管壁形成的“冲刷”也就更加猛烈,血管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,慢慢变得又硬又缺乏弹性,从而导致输送到组织的血流速度就会减缓。
2、眼底出血
长期罹患高血压,就会引发动脉硬化,进一步发展就容易引发动脉阻塞。动脉在静脉上方,动脉阻塞后就会压迫静脉。

静脉里的血液长时间堵塞就无法回流使得局部出血,而有些静脉里的血液因堵塞就会另辟蹊径“跑”到视网膜,引起视网膜出血。
如果出血再多就会“跑”到眼睛的玻璃体里,造成眼底出血,引发视力模糊甚至失明。
3、颅脑发生脑卒中
导致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就是高血压,如果高血压患者不积极治疗,引起脑出血、脑梗死的几率非常高,长期高血压会加速脑卒中的形成,如果把血压控制好了就可以推迟发病年龄,甚至不发病。
4、心脏并发症

一般来说,血压越高,心脏的压力负荷越高,会导致心肌肥厚,这是心脏的病变。血压越高,对血管的冲击率越大,血管容易产生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,引起冠状动脉硬化,产生冠心病。
5、肾脏出现肾功能衰竭
肾脏是排泄器官,这个排泄器官由非常多的血管组成,有血管网,如果高血压控制不好,长年累月处在一种血压高状态,就会对毛细血管产生冲击,会对血管网产生冲击,进而导致肾动脉硬化。
肾动脉硬化如果不进行控制,就会引起肾脏的尿蛋白的增加,蛋白增高以后,引起肾脏的实质性损害,出现动脉硬化,也会出现肾功能衰竭。
高血压并发症如何护理?
1、剧烈头痛并伴有恶心、呕吐时,为血压突然升高或高血压脑病表现,应立即让患者卧床休息,观测血压及脉搏、心率、心律的变化,尽快与医师联系,迅速采取镇静与降压措施。

2、呼吸困难、发绀时,常为高血压心脏病引起左心衰竭的表现。要立即令患者半卧位、氧气吸入,吸氧用的湿化瓶应换用20%~30%乙醇,并按医嘱应用强心药物。
3、如有心悸,应严密观察脉搏、心率及心律变化,做好记录。安慰患者,令其卧床休息,消除紧张情绪,一般可很快缓解。
4、晚期原发性高血压伴心、肾功能衰竭时,可出现浮肿。护理中应注意严格记录水的出入量,以便量出为人。
饮食中限制钠盐(一天食盐量不高于2.5克),卧床休息、抬高患肢、注意保护好皮肤,预防褥疮的发生。
5、晚期高血压易引起脑血管意外,出现昏迷与偏瘫。对于这类病人,平时应注意安全护理,防止坠床、窒息、肢体烫伤等。病情严重时应转往医院处置。
6、家属要熟悉引起高血压危象的常见诱因,如精神创伤、过度疲劳、情绪激动、感染、用药不当或中断治疗等。
在护理过程中,要帮助患者避免、消除各种诱因,注意观察其血压、神志、心率、心律、呼吸的变化。
高血压的预防

1、减肥减脂。
由于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基本上都是有点胖的人,所以想要更好的预防高血压,一定要减肥减脂,减少油脂摄入量。
2、清淡饮食。
由于高血压很有可能因为长期摄入高盐饮食引起,所以预防高血压就得注意平时的饮食宜清淡。
3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。
导致高血压的因素有很多,所以想要更好的预防疾病的发生就得杜绝这些不良习惯,戒烟戒酒并且不要熬夜,早睡早起、经常锻炼身体等对于高血压的预防都有非常良好的作用。
4、定期测量血压。
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患者,一定要注意定期随访并且测量血压,这样可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发展,并且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。